2014年1月5日 星期日

555 計時器

555 是一顆產生延遲或震盪的 IC,用外部電阻及電容控制延遲或震盪時間。
555 功能方塊圖

接腳:
  1. GND:接地
  2. TRIG (trigger input):觸發輸入
  3. OUT (output):輸出
  4. RESET:重置,強制清掉內部正反器並輸出 low
  5. CONT (control):控制
  6. THRES (threshold input):臨界輸入
  7. DISCH (discharge):放電。跟 OUT 輸出連動,輸出 low 時,啟動放電功能。
  8. VDD:電源,一般 4.5-16V

看功能方塊圖,在電源和接地中間串了三個同款電阻,提供 1/3 和 2/3 電源電壓的參考,分別用來跟 TRIG 接腳跟 THRES 接腳作比較,分別接到內部 Latch 的 S (設為 1) 及 R (清為 0),控制 OUT 輸出和是否放電。
RESETTRIG < 觸發電壓THRES > 臨界電壓OUT
High-Low
Low設 Latch-High
No清 LatchLow
NoNo維持
觸發電壓 (trigger level):大約等於 1/3 電源電壓,可透過控制 (CONT) 接腳改變。
臨界電壓 (threshold level):大約等於 2/3 電源電壓,可透過控制 (CONT) 接腳改變。

應用:單穩態 (monostable) 或 one-shot
low 動作的觸發輸入,產生固定時間的脈衝輸出。臨界輸入跟放電接腳接在一起接 RC 充電電路決定脈衝時間,一開始電容是放電的。觸發輸入一低於觸發電壓,輸出立即 high,電容停止放電改充電,經過 1.1RC 秒充到臨界電壓又回到一開始的清況。

應用:非穩態 (astable) 或多諧振盪器 (multivibrator)
作為振盪器。將 TRIG 跟 THRES 接在一起接 RC 充電電路,DISCH 接 RC 充電電路電阻的分壓 (切成 RA 跟 RB),讓電容在臨界電壓跟觸發電壓之間衝放電。電阻 RA 跟 RB 對電容 C 充電 (此時輸出 High),當超過臨界電壓開始用 RB 放電 (此時輸出 Low),直到低於觸發電壓,如此一直持續下去。電容從 1/3 電源電壓充到 2/3 電源電壓的時間是 -(RA+RB)C(ln(1-1/3)-ln(1-2/3)) = 0.693(RA+RB)C,放電是 0.693(RB)C,所以週期是 0.693(RA+2⋅RB)C,頻率是 1.44/((RA+2⋅RB)C)。

應用:frequency divider (控制 one-shot 發生頻率)
one-shot 電路在充電 1.1RC 秒內的觸發不會有作用。

應用:PWM
在 one-shot 電路,CONT 接訊號,改變臨界電壓來控制脈波寬度。觸發頻率需大於兩倍訊號頻率。

應用:pulse position modulator
在多諧振盪器電路,CONT 接訊號,改變臨界電壓來控制脈波寬度。

應用:linear ramp
類似 one-shot 電路,但 RC 充電電路的電阻改為固定電流來源。

應用:50% duty cycle oscillator
類似多諧振盪器電路,但不同的放電電阻接法,讓 duty cycle 可以 50%。

TLC555 的不同:
  • 使用 CMOS 設計
  • 耗電較少,1 mW @ 5V。LM555 要 15 mW。
  • 較高的輸入阻抗。
  • LM555 的 sink 及 source 能力有 200 mA,TLC555 只有 100 mA 跟 10 mA,但好處是可以減少輸出轉換時的電源電流 spikes,較不需要大的去耦合電容。
  • TLC555 Datasheet提到較精確的 RC 時間算法,不知是否也適用在 LM555。

參考:

  1. LM555 Datasheet
  2. TLC555 Datasheet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SIP header Via

所有 SIP 訊息 都要有 Via,縮寫 v。一開始的 UAC 和後續途經的每個 proxy 都會疊加一個 Via 放傳送的位址,依序作為回應的路徑。 格式 sent-protocol sent-by [ ;branch= branch ][ ; 參數 ...] s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