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般電解電容 (electrolytic capacitor) 約幾十微法拉 (μF),仝款大小的超級電容 (supercapacitor, ultracapacitor) 可達到幾法拉,充放電遠比充電電池快、次數多。應用在需要常常快速充放電的地方,如汽車、巴士、火車、起重機、和電梯等煞車充電或瞬間電源供應。小元件可用在 SRAM 記憶保留。
超級電容使用 (靜) 電雙層電容 (Electric Double-Layer Capacitors, Electrostatic Double-Layer Capacitor, EDLC) 和電化學擬電容 (Electrochemical Pseudo-capacitor)。
施加電壓於 EDLC 時,電極與電解質間電荷受到庫倫靜電力,正極會吸引電解質中的陰離子、負極會吸引陽離子,但不會通過介面 (why?),形成距離僅有數個原子的電雙層來儲存電荷,即使停止充電也不會發生變化。由於電能是儲存於電極與電解質之界面,電極表面積越大,能累積的電荷就越多,常見如活性碳表面積可高達 2000m2/g,電容值可達 120~280 F/g。電容之可充電電壓範圍是由電解質之電化學分解電壓所決定。
擬電容利用電極和電解液間產生快速的可逆法拉第反應來儲存電荷,由於牽涉到電荷轉移,能量密度能比 EDLC 高五到十倍。 常見的材料為過渡金屬氧化物,具有較多的氧化態,有RuO2、Co3O4、MnO2、V2O5、NiO 等。
特性:
- 充放電不會伴隨化學反應,可以半永久性地進行急速大電流充放電。即使發生短路現象也不會進成電容器之故障,也無特別之充放電限制條件。功率密度達到 1000W/kg。Cycle Time 一萬次以上。
- 儲電時間長:仍有微小的漏電電流。正常狀態下不會產出新的物質減損儲電效率,能夠達到理論上的最佳儲存壽命。
- 高可靠性:。 寬廣的工作溫度範圍。
- 不含鉛或鎘等重金屬,對環境不致造成污染。
- 能量體積比只有個位數 Wh/kg,僅約車用鋰離子電池的1/25。
而超級電容器的形式主要分成兩種:
- 圓柱狀電容器:將電極基片捲撓後以原型金屬外殼封裝,適合低電壓大電流充放電應用。
- 疊層式電容器:運用摺疊電極基片的方式,以塑膠或金屬外殼封裝,適用於高電壓低電流領域。
Vwork 工作電壓
Vmin 工作截止電壓
I 工作電流
t 維持時間
維持所需能量 = 電容減少的能量
1/2 I (Vwork+ Vmin) t = 1/2 C (Vwork2 -Vmin2)
可得 C = I t /(Vwork - Vmin)
假設 Vwork=5V, Vmin=4.2V, I=0.1A, t=10s,所需電容
C = 0.1*10/(5 - 4.2) =1.25F
參考
- 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Supercapacitor
- http://140.114.47.150/Researchfields03.html
- https://www.artc.org.tw/upfiles/ADUpload/knowledge/tw_knowledge_309593075.pdf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