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P Method INFO 是在 Dialog 內交換訊息。
傳統 SIP INFO 定義在 RFC 2976,運用在一些標準或私訂的應用 (legacy INFO usage):- RFC 3372 在 SIP 信體放 ISDN User Part (ISUP) 訊息,ITU-T 和 3GPP 也有類似規範。
- ECMA-355 在 SIP 信體放 QSIG。
- 作為 Media Server Control Markup Language (MSCML) (RFC 5022) 的傳送機制,使用 Require 信頭欄位的一個 option-tag 來確保接收端了解 INFO 內容。
- 作為 Media Server Markup Language (MSML) (RFC 5707) 的傳送機制。
- 請求快速影片更新,目前基於 RTCP 的標準機制定義在 RFC 5168。
- 傳送 DTMF 音,所有機制都是私訂未標準化。
傳統 INFO 無法表示支援哪些應用和傳送的資訊是哪種,通常需要靜態設定,而有相容互通問題。
RFC 6086 導入 Info Package 機制,新增兩個信頭欄位 -- Recv-Info 和 Info-Package。Recv-Info 告訴對方可接受哪些 Info Package。Info-Package 信頭欄位用在 INFO 請求來表示使用哪一個 Info Package。沒有 Info-Package 的 INFO 請求則使用傳統 SIP INFO。另有 Info Package 規範定義如何應用,名稱可以註冊到 IANA。
Info Package 機制Info-Package 信頭欄位參數
INFO 請求信體可放應用的資訊,可以是單一 MIME 類型或 multipart [RFC5621 "Message Body Handling in the SIP"]。Info Package 的 INFO 請求的信體由 Content-Disposition 信頭欄位值的 Info-Package 標示。Info Package 的 INFO 回應不能有信體。
沒定義傳送順序機制,可依賴 CSeq 信頭欄位偵測順序是否正確。如果特定應用需要額外傳送順序機制,在關聯的 Info Package 定義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