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4月7日 星期六

VirtualBox 共用資料夾

建立客端跟主端間共用使用的資料夾。

首先,客端必須安裝好客端額外功能
再來,主端要建立共用資料夾
  • 透過視窗選單「裝置」→「共用資料夾」,加入共用資料夾,設定
    • 資料夾路徑:選擇在主端的一個目錄。
    • 資料夾名稱:給一個名稱識別,後面識別時會用此名稱,但都小寫。
    • 是否
      • 唯讀:在客端不能寫入
      • 自動掛載:自動掛載到 media/sf_資料夾名稱,vboxsf 群組才能使用。(所有檔在在客端變成可執行,這樣不太好)
      • 永久性:屬於「機器資料夾」,會記下來;否則屬於「暫時資料夾」,關機後就消失了
最後,客端連結共用資料夾 (不同客端作業系統方式不同,這裡是 Ubuntu 10.04 Server 的情形)
sudo mount -t vboxsf -o rw,uid=<your-uid>,gid=<your-gid> <資料夾名稱小寫> <掛載點>
或在 /etc/fstab 加一行
<資料夾名稱小寫> <掛載點> vboxsf rw,uid=<your-uid>,gid=<your-gid> 0 0
使得在開機時自動掛載。

VirtualBox 安裝客端額外功能

在客端 (guest) 作業系統安裝完成後,可以再安裝客端額外功能,包括一些驅動程式及系統應用程式,讓主客間有更好的整合及效能。功能包括 (依據 VirtualBox 官網文件):
  • 滑鼠整合
  • 共用資料夾:跟主端共用,這是我會去安裝客端額外功能就是為了這個功能。
  • 更佳顯示支援:包括較高解析度非標準顯示模式,可以調整視窗大小及解析度,並提供 2D/3D 加速。
  • 支援無痕視窗
  • 通用主客通信通道
  • 時間同步:同步主端時間。
  • 跟主端共享剪貼簿
  • 自動登入
每個 VirtualBox 版本都有其對應的客端額外功能,最好兩者能維持一致,所以要用每個 VirtualBox 版本附的 VBoxGuestAdditions.iso 來安裝。
  1. 安裝編譯外部 kernel 模組環境
    • sudo apt-get update
    • sudo apt-get upgrade
    • sudo apt-get dist-upgrade (有可能更新 kernel 版本)
    • sudo apt-get install dkms (安裝 Dynamic Kernel Module Support,我的客端是 Ubuntu 10.04 Server,安裝的套件計有 binutils dkms fakeroot gcc gcc-4.4 libc-dev-bin libc6-dev libgomp1 linux-headers-2.6.32-40 linux-headers-2.6.32-40-generic linux-headers-generic linux-libc-dev manpages-dev,最後可移除)
  2. 掛載 VBoxGuestAdditions.iso 並執行
    • [VirtualBox VM 視窗] 裝置 → 插入 Guest Additions CD 映像 (相當於放入 VBoxGuestAdditions.iso 光碟給客端用)
    • sudo mount /dev/cdrom /mnt
    • sh /mnt/VBoxLinuxAdditions.run (由於沒視窗環境,所以安裝視窗系統驅動程式會失敗)
    • 重啟生效
去查 kernel 模組多了 vboxguest 及 vboxsf。

註:fedora 10 安裝客端額外功能 [參考來源]
先安裝
yum -y update kernel
yum -y install kernel-devel kernel-headers dkms gcc gcc-c++

SIP header Via

所有 SIP 訊息 都要有 Via,縮寫 v。一開始的 UAC 和後續途經的每個 proxy 都會疊加一個 Via 放傳送的位址,依序作為回應的路徑。 格式 sent-protocol sent-by [ ;branch= branch ][ ; 參數 ...] s...